首页 / 智库动态 / 正文

洞明书屋:汪卫华与《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

2022-06-09 16:36 iGCU
人访问

5月20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三期“洞明书屋”新书交流会在线上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比较政治系主任汪卫华作为主讲嘉宾,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了他的译著《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


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郭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书记张昕扬出席活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本、硕、博各年级十余位同学参与交流。


活动实录





C8ED6

活动开始


活动开始,张昕扬老师和王栋老师分别致辞,表达了对这次线上活动的祝贺及对主讲嘉宾的感谢,他们也叮嘱同学们在疫情期间做好防护,共克时艰


在介绍这本《比较政治访谈录》的内容时,汪卫华老师先简要归纳了十五位受访对象的情况。他坦言,翻译本身就是很好的深入自学过程,帮助他对比较政治研究,以及美国政治学整体发展脉络,有了更为清晰的、甚至是颠覆性的认识。比较政治研究到底算不算科学?这十五位比较政治学者立场不一、态度不同,给出的答案也大相径庭。本书生动地展现了他们各自的教育背景、生活阅历、研究经验,对于社会科学各领域的研究生们极有启发意义。汪卫华老师认为,移译此书,既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认识比较政治研究的发展历程,也有助于“祛魅”,弄清楚那些理论和概念的由来与演变。他认为,了解西学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仍必不可少,但目下国内政治学译著的质量参差不齐,在学理认识和语言表达上,都造成了一些麻烦和困扰。翻译本书时,他特别注重推敲术语译名,也希望籍此能较为系统地厘清比较政治领域常见理论和关键概念的中文表述。在汪老师看来,语言上的混乱,背后反衬了学科逻辑上的混乱,应当推动中国的政治学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中文表达更加贴合。此外,基于对这些学者学思历程的总结,汪老师明确指出:比较政治研究的基石,是扎实的国别研究;各种科学研究方法,是用来帮助我们把复杂问题清晰化的,而不是用来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


835AF

汪卫华老师交流分享


汪卫华老师分享了他的看法后,同学们踊跃提问,在互动交流环节,就“优秀的比较政治学者应当具有的素质”、“青年学子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道路”、“中外比较政治研究的特点与实地调研的意义”、“本科生学习与个人发展”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汪老师结合自身经验,深入浅出地作了回答。通过交流,同学们对如何开展政治学和国际问题研究,有了更为深切的认识,燃起了寻找学术兴趣的热情。


B3ACF

同学积极交流提问


互动交流后,郭洁老师进行了点评总结。她很认同序言中潘维老师对这本“神奇的书”的介绍,访谈录作为口述史,无疑更增添了这本书的趣味性。此外,从书中也可以透过学术理论产生的背景,看到具体个案的特殊性,达到祛魅的效果。这本书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比较政治学的发展脉络,提示了主要的理论范式和研究逻辑。她还称赞了汪卫华老师的精心翻译与译注,认为本书堪称国内比较政治译著的“天花板”。


AB2F1

郭洁老师点评


经过两个小时的倾情分享与热烈讨论,本次活动圆满结束,与会人员在线上合影留念。此次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师生交流机会,汪卫华老师讲述的翻译与思考过程,阐发的学术观点,使同学们深受启发。通过与老师们的互动交流,同学们加深了对比较政治研究的认知,也引出了更多的思考。


8E992

合影留念


延伸阅读


洞明讨论室坐落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由广东玉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集团于2018年捐资修葺一新,致力于营造学院良好学术氛围,为师生打造研讨与交流的学术空间。


“洞明书屋”系列活动融合了学院团委学术科创部“悦读会”与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者新书”两大品牌活动,并在此前基础上推陈出新。“洞明书屋”系列活动定期于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办,旨在融合学科特色与思政教育,借助温馨的师生交流氛围,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人文交流素养,展现当代国际政治学者风范,继承和发扬学院优良的学术文化传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