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往期活动 / 讲座 / 正文

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James Peck主讲特朗普的外交政策与中美关系

2016-12-15 16:54 iGCU(formerly known as CUPPE)
人访问

受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原北京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邀请,2016年12月15日中午,纽约大学历史系教授James Peck到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就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与北大国关师生交流。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王栋主持,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关贵海教授、挪威防务研究所教授Øystein Tunsjø以及来自北大国关学院、北大燕京学堂等近20位研究生、博士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James Peck教授首先介绍自己曾与特朗普会面并向参会者详细说明他对特朗普的个印象。Peck教授认为特朗普的当选是美国选举政治环境和全球政治格局转变的共同作用,特朗普在选举过程中的外交观点是不清晰的,但通过特朗普在选举过程中的表现也可以看出其外交风格。例如,特朗普的意识形态既非民主党的又非传统共和党的,他对下层民众的掌控方式和与民众的互动方式非常独特;他倡导“美国第一”的外交理念,这完全和民共两党的主流不同;他对美国诸多外交正统理念提出挑战,如对共和党建制派的世界政策、对传统自由贸易理念、对全球化、对美国例外主义、对民主推广、对美国的普世主义等的挑战都是颠覆性的;他所批判的美国正统自由主义从根本上反映出美国国内问题的紧迫性和工薪阶层的不满;他很明显地正在利用美国白人主体的愤恨来获取政治红利,移民问题就是典型体现;他的上台反映出美国相对权利的下降和全球化挑战的严峻。他主张以“美国第一”为外交原则,但他在执行这个原则时不可能一帆风顺;他利用互联网推特等工具来与下层民众直接沟通,这种民粹主义的互动方式是二战前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再回归。



随后,Peck教授就“为什么美国建制派会和独立强大的中国相处很难?”这个问题做出自己的解释。首先,Peck教授认为中美在文化和理念上的冲突是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以后,最初的美国决策者如艾奇逊和凯南都从现实主义而非意识形态的视角来处理对华关系,但随着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的发生,反共意识成为美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原则,中美关系成为意识形态冲突的牺牲品。二战后,美国的精英认为美国是自由主义的典范,美国文明被官方化,美国的自由主义甚至高于欧洲,更高于其他国家。美国梦、民主、自由市场、普世主义等意识形态都被美国精英作为冷战共识推广于全球。但随着近几年中国实力的强大对美国在二战后建构起来的全球制度和美国文明的全球化提出挑战,美国需要在亚太地区阻止中国的崛起。其次,华盛顿的全球战略是全球秩序管控,中国很可能崛起成为影响亚太地区平衡的国家,这自然会引起美国精英在亚太地区利用他国对中国进行权力平衡和制约。这是美国建制派的思维,但特朗普很可能改变这种思维,使美国从全球思维退回到美国本土思维。第三,软实力和国际声誉方面,Peck教授例举中国近几年在周边地区的做法和美国的国际法声誉,指出中美两国在国际准则方面的冲突。第四,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美国国内的经济民族主义在上升,稳定全球的能力在下降,这使中美关系在贸易摩擦中更频繁,在应对全球危机时相互协调合作更加重要。做完讲座之后,Peck教授与在座师生就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关系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气氛热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