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十大机制” / 中俄 / 简介 / 正文

中俄人文交流机制简介

2020-06-05 10:24 iGCU
人访问

历史沿革

作为成立最早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中俄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是在两国元首共同关心和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中俄政府在人文交流领域开展合作的最高级别对话机制。从建立至今经历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2000-2006)和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2007-)两个阶段。

200011月,为落实中俄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全面发展,统筹规划有关领域的合作并使其机制化,经中央批准,在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框架内成立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下设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四个合作分委会,并商定每年举行会晤。同年127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2001824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上成立了中俄旅游合作工作小组,合作领域增加旅游领域。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在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2002718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会议将中俄旅游合作工作组提升为中俄旅游合作分委会。同时,增加了广播电影电视合作领域,并完成机构设置工作。

2003916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由时任国务委员、委员会中方主席陈至立和俄罗斯副总理、委员会俄方主席卡列洛娃共同主持。
2004
914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会议制定了2008年前的中俄高等教育合作执行计划,并实施“执行计划”下的五个具体项目:相互增派留学生项目,联合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项目,语言推广项目,艺术类留学人员培养项目,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

20051031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提出加强中俄在上海合作组织内的协调,共同推动和发展该组织内多边人文领域的互利合作。会议期间,两国首创性地提出互办“国家年”的倡议。

2006116日,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双方一致表示,要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协议,共同努力办好2006年在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和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使其成为增进两国人民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合作的重要平台。

200793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会上,中俄双方签署政府间议定书,将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更名为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

20081026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经国务院批准,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担任委员会中方主席,时任教育部长周济担任委员会中方秘书长。

20091010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在大连举行。经国务院批准,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担任委员会新一任中方秘书长。

20101122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双方决定成立青年合作分委会,中俄人文合作的火炬开始向两国青年一代传递。2009-2010年,中俄两国互办“语言年”,掀起两国人民对对方语言的学习热情,进一步促进了两国文化的交流。

20111011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增加青年合作领域,研究将档案合作工作组升格为档案合作分委会。

2012125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2012-2013年,中俄互办“旅游年”。两年内,中俄游客互访达到330万人次,秀美山川和人文内涵使两国人民的亲近感进一步加深。

2013924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在桂林举行。经国务院批准,时任副总理刘延东继续担任委员会中方主席。时任教育部长袁贵仁继续担任委员会中方秘书长。

2014914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在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共同主持会议。

2015109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在西安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共同主持会议。2014-2015年,中俄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两国共计开展600余项活动,为两国青年搭建了互动互信、互学互鉴平台,增进了两国青年友谊,使中俄世代友好理念薪火相传。

201674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在西安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共同主持会议。

2017912-13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在广州、深圳举行。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和俄罗斯副总理戈罗杰茨共同主持会议。2016-2017年,中俄互办“媒体交流年”。两国媒体积极合作,项目清单中的227项重点活动成功举办,为推进中俄各领域互利合作营造了更加有利的舆论环境。

20181030日,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在京举办。孙春兰副总理和戈利科娃副总理共同主持召开此次会议。自2018年,孙春兰副总理担任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新一届中方主席,戈利科娃副总理担任委员会新一届俄方主席。双方全面总结了中俄人文领域19年来的成功合作经验,共同谋划部署未来合作重点。2018-2019年,中俄互办“地方合作交流年”,目前各分委会有60项重点项目纳入清单,各地方各级各类合作项目达数万项。

目前,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已成功举办了19年。

机制定位:人文合作是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中俄在人文领域的合作富有成效。19年来,人文合作在增进中俄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夯实中俄关系社会和民意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出强基固本的独特优势,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


成员单位

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体育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国家档案局、共青团中央


合作领域

涵盖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青年9个领域。


品牌活动

在中俄人文合作委员会框架内,以机制化建设为保障,中俄人文交流合作成效显著。


教育领域

中俄中小学生夏(冬)令营开展良好;中俄11个同类大学联盟机制化建设继续强化,支持成立了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俄艺术高校联盟、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西伯利亚地区大学联盟、中国-俄罗斯经济类大学联盟、中俄教育类高校联盟、中俄交通大学校长联盟、中俄医科大学联盟、中俄新闻教育高校联盟、中俄文化艺术大学联盟、中俄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树立了中俄高校合作的典范;中俄大学生艺术联欢节、中俄青少年学生俄语(汉语)比赛、中俄高等教育展、中俄艺术类人才培养项目都是教育领域机制化项目。


文化领域

互办文化节、文化大集已成为规模最大、影响最深、受众最多的机制化交流品牌。


卫生领域

医科大学联盟框架下的各类活动为两国卫生领域合作不断添砖加瓦。


体育领域

中俄青少年运动会为两国体育合作注入新活力;以北京2022年冬奥会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冬季项目的交流与合作。


旅游领域

军事历史旅游进一步丰富了两国旅游合作内容;积极落实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框架下的边境地区旅游合作项目。


媒体领域

以媒体年为主线,媒体年期间实施了近300项活动,体现出很高的水准和专业性。20177月,在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举行的第三届中俄媒体论坛,成为了中俄媒体交流年期间的一张名片。电影领域:互办“电影节”、“电影周”、“电影季”等活动,相互引进和播映对方国家的影片,并就共同感兴趣的题材联合拍摄电影,增进两国民众对彼此国家的了解。青年领域:百人青年代表团互访、青年企业家俱乐部、中俄大学生创业孵化器交流为两国青少年交流打造了机制化平台。档案领域:“丝绸之路档案文献展” 等成为两国档案领域合作的新亮点。







文章来源于中外人文交流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