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栋: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

人访问

2021年4月15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王栋在外交事务领域全球最权威刊物之一Foreign Affairs(《外交事务》)发表题为“The Case for a New Engagement Consensus: 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Order”(《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的文章。这是国内青年学者首次在Foreign Affairs发文。

文章首先指出,近年来美国决策者和战略分析家越来越多以战略竞争定义中美关系,华盛顿的鹰派甚至力主中美全面脱钩,但中美新冷战并非不可避免。2005年,美国时任常务副国务卿佐立克提出美国应欢迎中国成为国际体系的“负责任相关利益者”(Responsible Stakeholder)。2008年美国前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提出中美应形成“两国集团”(G2),以共同应对全球挑战。自从2008年以来,中国的迅速崛起根本性的改变了全球秩序,现在一些中国和外国的知名战略分析家认为一个以中美为首的两极世界正在到来。文章对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精英所持的“接触共识”(Engagement Consensus)中的认识论谬误进行了批评,提出中美应形成以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为基础的“新接触共识”(New Engagement Consensus)。基于新接触共识,作者融合了佐利克与布热津斯基的理念,提出“G2RS”(G2 of Responsible Stakeholders)可作为思考未来中美关系和全球秩序演进的方向。在G2RS秩序之下,中美应成为应对共同挑战和维护全球秩序的两个稳定支柱,与其他国际利益相关方一道,共同承担推动全球和平、稳定与繁荣的责任。

文章认为,正如旧接触共识(Old Engagement Consensus)曾指导了美国在过去40多年的对华政策,新接触共识可为未来几十年的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一个总体知识框架。新接触共识将要求摒弃零和思维,采取正和思维。新接触共识认为中美竞争是有限度的或者说是可“管理”的,中美将在一种新的G2RS秩序下在保持共存的同时以正和博弈的方式开展良性竞争,而非采用零和的方式进行对抗。

文章指出,新接触共识将允许中美关系一定程度上回到对冲战略框架,从而为中美竞争设置边界。同时,新接触共识意味着中美应重建新的经贸均衡。

文章认为,目前中美间新的接触共识远未形成,但中美间重建政治互信,重新稳定两国关系的机会窗口仍在。两国可以先从最容易实现的目标入手,比如在学生和学者签证问题上进行合作,累积互信。中美还可以与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一道在气候治理、新冠疫苗分配等问题上展开合作。

文章提出,中美之间的竞争并非关于如何争夺主导优势或者支配国际体系。事实上,中美之间真正的竞争应是有关两国如何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中美都应该致力于推动改革,提高治理水平,让人民享受到更好的政策成果。最终两国必须面对同样的问题:是希望由怀疑与敌对来界定未来的中美关系还是以自信与耐心直面竞争?如果中美选择后者,那么G2RS的世界就仍有可能。

Foreign Affairs 由美国顶级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出版,撰稿者多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政府决策官员和权威学者,被誉为外交事务领域的“圣经”。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

英文全文链接:Wang Dong, “The Case for a New Engagement Consensus: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Order,”Foreign Affairs,April 15, 2021,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articles/china/2021-04-15/case-new-engagement-consensus?fa_anthoogy=1127255

人访问

更多文章

  • 王栋、王耀正:美俄对后苏联空间国家制度变化的行动与态度——制度扩散还是地缘政治利益2022年12月21日

    [内容摘要]自苏联解体以来,美、俄等大国对后苏联空间国家的外交政策和干预程度各不相同。关于制度扩散的理论在解释美国的行动和态度时虽然具有一定说服力,但却难以单独解释俄罗斯的行为。因此,本文在讨论俄罗斯是否真正有意推动制度扩散的同时,引入地缘政治利益变量。制度扩散与地缘政治利益是一对关键变量。本文选取俄罗斯和美国这两个在制度选择与地缘政治诉求方面均有较大差异的国家进行分析,对两国相关案例和行为生成...

  • 王栋、高丹:深化教育国际交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022年12月03日

    [内容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教育国际交流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际形势严峻复杂,巨大风险挑战接踵而至,教育国际发展的动因、要素发生多元化的转变,教育国际发展受各国外交政策影响加剧,不平衡不公平现象依然存在,而“再全球化”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教育国际化提供了理念基础。未来,我国要...

  • 王栋、陈涵:美国的中国观:演变历程及其启示2022年12月02日

    [内容提要]从18世纪将中国看作值得被效仿的东方大国,到冷战时期视中国为两极阵营当中的敌人,再到冷战后对华战略竞争认知框架的建立,在长达二百多年的中美互动进程中,美国的中国观历经多次变迁,并塑造了不同时期的美国对华政策。本文聚焦分析近代、冷战和后冷战时期美国不同中国观的具体内容及其政策影响,从美国中国观演变的历史进程中透视美国对华“他者化”的叙事逻辑,指出建交以来美国对华“旧接触共识”存在的认识论...

  • 王栋、李宗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2022年11月29日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国际力量对比“东升西降”,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叠加全球经济下行对全球治理体系带来强烈冲击。在此背景下,美国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时领导意愿和能力不足,由美国主导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国际形势变化。因此,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成为国际社会共识。中国等新兴国家在推动全球治理变革过程中,受到美国等西方大国护持治理主导权、全球...

  • 王栋、高丹:近年来西方学界对全球化的研究评述2022年09月01日

    本文原载于《国外理论动态》2022年第3期,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百年变局下全球化进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提要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化遭遇重大挑战。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全球化面临的挑战以及全球化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总体来看,西方学者普遍承认,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化带来了强烈且持久的冲击。西方国家的内顾政策致使新自由主义全球化陷入困境。疫情放...

  • 王栋 贾子方:新冠肺炎疫情与技术进步双重影响下的全球化趋势2022年05月14日

    【内容提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物资、人员和资本流动,严重冲击当前的全球化进程。这一冲击的底层逻辑在于,人类社会运行以人员聚集状态下的生产为基本模式,形成的全球网络在疫情危机中易于遭受损失,并不安全。人类社会需要在更安全的状态下恢复全球化要素流动,并推动全球化继续发展。技术进步是应对这一需求的直接方式。其原因在于:技术进步使人类个体面对生物安全挑战时更加安全;技术进步使人类组织具备在隔离环境下...

  • 专家解读中美罗马会晤:美国谣传中国“军事援俄”意欲何为?2022年03月21日

    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会晤。会前,美国“放料”谣传“中国军事援俄”,称要“施加制裁”。时值“上海公报”发表50周年、俄乌进行第四轮谈判之际,何以冒出不和谐声音?中美关系如何重回健康稳定正道?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

  • 王栋:中国应对中美竞争的策略 2022年01月23日

    2021年12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王栋在国际知名期刊《环球亚洲》(Global Asia)发表题为《不情愿的对手:中国应对中美竞争的策略》(“Reluctant Rival: Beijing’s Approach to US-China Competition”)的英文刊首文章(leading article)。文章针对中国如何应对美国所定义的中美“战略竞争”关系这一重要的现实问题,作了详细阐述。文章指出,中国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并非情愿”,中...

  • 王栋:平衡中美战略竞争与合作2022年01月18日

    文章开头指出战略竞争已经成为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标记,但战略竞争需要重新被定义为一个建设性的、有边界的、健康的,而不是不加限制的、零和的与恶性的过程。对美国而言,尽管拜登政府仍然谈论与中国的合作和接触,但美国对华政策中的“合作”与“接触”已经被边缘化、工具化和交易化。接触的内在价值需要被重建。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旧接触共识”(Old Engagement Consensus)中,美国将中国视为需要被“转变”、“整合”并“纳...

  • 王栋: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2021年04月15日

    2021年4月15日,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长聘正教授王栋在外交事务领域全球最权威刊物之一Foreign Affairs (《外交事务》)发表题为“The Case for a New Engagement Consensus: A Chinese Vision of Global Order”(《新接触共识:全球秩序的中国愿景》)的文章。这是国内青年学者首次在Foreign Affairs发文。文章首先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