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年3 月10 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协议,恢复双方外交关系。此次中国主导的和平协议被国际舆论称为“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这一中东局势的重大突破为实现地区和平稳定开辟了新道路,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东地区当前局势的脆弱性,实现地区持久和平稳定仍需国际社会付出巨大努力。为此,报告认为未来中国需发挥引领作用,提供系统性规划推进多层基础设施融合,加强地区各国联通,以具体行动路线图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促使中东地区重心从地缘政治学向地缘经济学转变,与各国共同推动中东持久和平。
2023-03-24 查看详情当今,中美关系已然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美战略竞争与合作直接关切世界格局。2010年中美人文交流机制成立以来,中美在经贸、文化、卫生、教育等多领域展开了密切交流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促进了中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然而,自特朗普执政以来,中美人文交流遭遇逆流,美国以“中国威胁论”“加强知识产权审查”“锐实力”等所谓的国家安全举措为由暂停中美人文交流,中美合作陷入低谷期。未来,中美应加强人文交流领域危机与风险管控能力,提升人文交流机制建设与制度创新,增进中美民间互信,为中美关系稳定与发展提供实质性助力。
2023-02-14 查看详情中日两国地缘相近、文缘相通。"历史上,日本曾多次派遣使者到唐朝学习,推动了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唐朝高僧鉴真也曾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对日本宗教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日人文交流经历了初期开创、全面发展、深化认知三个历史阶段。2步入21世纪,中日人文交流虽然时有波动,但在2017年出现了向好势头,并于2019年正式建立中日高级别人文交流磋商机制。2022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在双万共同穷力下,网国在文化、教育、青少年、经济、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呈现繁荣局面。
2022-11-18 查看详情这份以区域融合为导向的排名将引导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智慧城市发展策略,促进跨区域的经济和安全体系融合;源于数字、传统和制度基础设施以及人民参与的37个指标,呈现了智慧城市“业务-技术-机制”协同的行动路线图;来自全球各地的32位高级官员和专家为指标赋予了权重。
2022-09-27 查看详情中俄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紧密邻邦和战略伙伴。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人民福祉,对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至关重要。自2000年中俄教文卫体合作委员会成立以来,中俄在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卓有成效,在经贸、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旅游、媒体、电影、档案和青年等多领域结出硕果。近年来,新冠疫情大流行对中俄人民交流带来直接影响,但两国关系经受住了考验,人文交流与合作稳步发展,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人文交流在增进中俄两国民众相互了解、夯实中俄关系的社会和民意基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持续深入发展。
2022-09-16 查看详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给世界秩序注入高度不确定性,全球治理鸿沟不断扩大,人类正面临全球性挑战。在此背景下,人文交流突破重重困难,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基础。怀瑾握瑜,让世界更了解中国。中外人文交流...
2022-07-20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