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独家编译】“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警示:妖魔化中国很危险

2024-03-22 10:00 iGCU
人访问

中国经济也许正在经历“后疫情时期”的调整,但是,在美国眼中,中国作为美国主要竞争对手的地位仍未改变。从乌克兰到安哥拉,中美两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继续着国家影响力的较量。与此同时,在美国政坛,针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做法。

美国前助理国防部长、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创始院长、政治学家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认为这可能不是一种好的发展。几十年来,艾利森一直在外交政策领域颇有影响力,他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一词,用来描述守成国和崛起国相互开战的历史趋势(这一模式近年来广泛应用于美国和中国之间)。随着美国对华政策变得越来越激进,他发出警告认为,对中国的默认敌意可能会增加未来发生灾难性军事冲突的风险,美国应该还有更好的选择来实现美国的目标

本文作者《纽约杂志》(New York Magazine)旗下网站Intelligencer编辑本杰明·哈特(Benjamin Hart),在此次对谈中与艾利森探讨了中美关系的现状、特朗普再次赢得大选所带来的挑战等议题。

本文为小i独家编译,译文有删节,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杰明·哈特:在几周前世界经济论坛的一个小组讨论中,您说到“中国是一个快速崛起的大国,美国是一个巨大的主导力量。当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严重威胁要取代一个主导大国的地位时,槽糕的事情就会发生。”这总结了您在过去几年中提出的理论,即“修昔底德陷阱”。但同时,您也明确表示军事冲突并非不可避免。正如您提到的,几个月前,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举行了会晤,双方都用行动表明,在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之后,中美希望让双方关系有所缓和。您如何看待目前两国关系的发展轨迹?

格雷厄姆·艾利森:有三个层次的考虑。首先——修昔底德是正确的。在一个迅速崛起的大国严重威胁取代一个主导大国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混乱,从历史上看,这种混乱经常导致战争。在我的书《注定一战》(Destined for War)中,研究了过去500年的历史,而这种情况出现了16次,其中12个案例的结果是战争。这是第一点,是结构性的,这是关系的本质。

第二,在当前的局势下,我认为对于理智的决策者来说,他们都知道战争对自己的国家将是灾难性的,所以都决心避免战争。

第三,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会晤所做的实际上是他们一年前在巴厘岛会晤中所做的第二轮努力,即为迅速恶化的双边关系提供一个底线,因为双方都越来越意识到“中国确实正在崛起”的结构性现实。从中国的角度来看,美国已经对此表示警觉,一方面,美国正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另一方面,美国在中国周边寻求建立联盟以制衡中国。因此,当中国认为美国正在全方位遏制、围堵、打压中国时,修昔底德会认为,这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杰明·哈特:在推特上发布的帖子中,您说,“我认为有必要认识到,中国现在和将来都是一个主导大国所面临的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但是,我也相信,目前对中国的妖魔化更多的是让人困惑,而不是澄清。”目前美国两个主要政党都有一种本能的反华姿态。您对此担心吗?

格雷厄姆·艾利森: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正在许多领域成为一个严峻的竞争对手,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主导力量,因而在美国中国逐渐被妖魔化。例如在汽车行业,美国人认为,中国制造的汽车不可能比我们多,因为是美国人发明了汽车。再例如,中国现在是所有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尤其在绿色产品、清洁能源产品,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电池、风车等产业中,中国几乎出现在供应链的各个端点。但是,美国人认为这不可能,因为美国才是绿色、科技等领域的领导者,才应该是第一大贸易伙伴。这种被取代的感觉会导致两种奇怪的反应。一种是妖魔化,即认为这与美国认为合适的状态相反。在美国人内心深处,仍然相信美国意味着第一。

本杰明·哈特:尽管这些年来美国在其他一些领域已经逐渐被取代了,比如在汽车领域被日本取代,美国人已经学着习惯了。

格雷厄姆·艾利森:一开始美国人情绪很激动,之后逐渐适应了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当然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是第一。我认为应对这些事实,其中一种自然的反应就是对中国的妖魔化。但是,这种“妖魔化”很容易得到几乎相反的效果。

所以我认为妖魔化的危险在于,容易既高估了中国带来的挑战,也低估了这种挑战。这会导致一些不明智的反应。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译者注:Mike Gallagher,现任美中战略竞争特别委员会主席)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当拜登政府试图重新与中国进行对话时,他对此非常愤怒,将中美互动称为“僵尸接触”(Zombie Engagement)。美国军方领导人与中国军方领导人之间的沟通,美国财政部长与中国财政部长之间的沟通,更重要的例如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杰克·沙利文(Jake Sullivan)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之间的沟通,目的是明确双方存在真正分歧的地方,之后消除困惑或误解,以避免误判,而误判在历史上曾导致一些国家陷入他们本不希望发生的战争。

好消息是中美两国领导人在旧金山进行了一次漫长、严肃、坦诚的谈话。对我来说,这是成功的标志。他们公开和私下都明确表示,战争对于两国来说都将是灾难性的。对于台湾问题、南海问题、中美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竞争,以及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限制等问题,两国领导人坦诚交换意见。双方都清楚的是,尽管存在分歧,但两国都必须生存和发展下去。

本杰明·哈特:在我看来,台湾问题不一定符合“修昔底德陷阱”的标准,因为早在中国崛起之前,这种紧张局势已经持续了几十年。我很好奇您是理解阐释台湾问题的。

格雷厄姆·艾利森:台湾问题是相对复杂的,它是中国的历史遗留问题。在朝鲜战争之前,美国基本上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历史上也是如此。因此,1950年,中国被美国严重误导了,美国宣称不会保卫南朝鲜。迪安·艾奇逊(译者注:Dean Gooderham Acheson,1949年-1953年间任美国国务卿)在亚洲表示,“我们已经划定了防御范围。分界线是日本和阿留申群岛,所有其他领土不在防线范围内。我们不在中国大陆作战。我们不为其他任何事情而战。”中国志愿军进入朝鲜,麦克阿瑟(译者注:Douglas MacArthur,时任“联合国军”总司令)保卫了韩国。在此过程中,美国在无意中与中国发生了战争——因为美国越过了三八线,直抵鸭绿江——中国成了冷战时期的对手,也是所谓的中苏阵营的一部分。

基辛格和尼克松50年前对中国开放的非凡之处在于,他们解决了一个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美国和中国大陆对台湾地区的看法以及台湾人今天的看法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分歧——他们证明这并不意味着无法处理。因此,他们建立了战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框架,各方同意保留不同意见,我们坚持认为,任何人都不能通过使用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我们承诺保护台湾。而我们将如何做的细节仍有待具体说明,显然,每位总统都必须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还必须设法与台湾地区方面交涉,向新当选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而且向他的前任表明,我们不支持“台独”。

本杰明·哈特:鉴于中国已经拥有了军事能力,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格雷厄姆·艾利森:当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时,中美之间的实力差距是巨大的。但随着中美军事平衡发生巨大变化,权力的结构平衡也发生了变化。由于误解和误判,大国之间很容易陷入一场既无意也不想卷入的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很具有借鉴性:刺杀斐迪南大公的事件甚至没有登上纽约的头版头条,却在五周之内引发了一场最终烧毁了整个欧洲的大火。对于研究者来说,这是一个可以回溯并尝试研究的绝妙谜题。但它也提醒我们,那些本不想发生战争的国家,那些知道战争可怕性的国家,仍然可能因为误解、误判而被拖入战争。因此,中美之间的认真对话是非常重要的。这种对话不应仅仅局限于国家领导人之间,还应该包括国家安全顾问、国防部长、国务卿、财政部长等等。

本杰明·哈特:当然,特朗普扰乱中美之间“认真的讨论”(Adults in the Room)的威胁在迫近。

格雷厄姆·艾利森:是的。

本杰明·哈特:在您发表在《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的文章中提到“特朗普看跌期权”(Trump put),即某些国家领导人可能会推迟他们想做的事情,直到他们确认美国2024年11月的大选结果。您认为这种情况在中美关系将如何表现?

格雷厄姆·艾利森:这是一个好问题,我一直试图让美国政坛的一些人思考这个复杂的问题。

本杰明·哈特:有什么是不复杂的呢?

格雷厄姆·艾利森:2020年大选时,我和中国的领导层交流过这个问题,他们对修昔底德,这个与孔子同时代的人很感兴趣。我问他们:“你们显然在关注美国大选,肯定有一些看法。”他们表示:特朗普是非常不稳定和不可预测的,这与中国人喜欢的做事方式相反。另外,中国也绝不可能像特朗普那样破坏与周边国家的盟友关系。

本杰明·哈特:在您书中列举的十六个案例中,有十二个案例最终导致了战争。其他四个没有引发战争的案例有什么共同点吗?

格雷厄姆·艾利森:《注定一战》中有一章叫做“通往和平的十二个方法”,其中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

最有趣的相关案例是冷战。为什么冷战会一直“冷”下去?运气是一方面。但事实上,双方都拥有足以在受到攻击后摧毁对方的核武库,因此双方都处于一种“相互确保摧毁”(MAD: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的状态。这意味着双方都是高度危险的对手,如果一方选择尽全力攻击另一方时,也无法避免自己国家遭受毁灭性打击。

正如罗纳德·里根(译者注:Ronald Wilson Reagan,1981年至1989年任第40任美国总统)所说:“这根本不算胜利。”核战争是没有赢家的,因为如果战争最终导致了本国被摧毁,那就意味着失败。这也是为什么痛恨“邪恶帝国”(the Evil Empire)的里根,选择与东欧中欧等国家共存,而不是试图“解放”它们。因为他明白,如果试图“解放”这些国家,就可能会发生战争。如果美国与苏联开战,那可能会升级为核战争。

在21世纪,我们所生活的气候环境也类似于一个“相互确保摧毁”(MAD)的状态。因为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封闭的生物圈中,在这个生物圈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都会破坏气候,以至于也许未来某一天这个生物圈将不适合人类生存。这让我们有理由为人类的未来生存想一些办法,去限制我们的温室气体排放。

还有第三个层面——金融体系,目前是非常错综复杂的。2008年如果不是中美两国共同协调实施了一些刺激政策,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很可能会引发一场全球大萧条。我曾写过这类的文章,把中美描述为“不可分离的连体双胞胎”。


文章来源:Intelligencer 2024年1月29日

原文标题:The ‘Thucydides’s Trap’ Author on the Danger of Demonizing China

翻译:王鹤颖、高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