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点 / 正文

唐士其:海德格尔的当代启示

2024-09-19 22:09
人访问

小 i 导 读

9月13日下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第七期“洞明书屋”分享交流会在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博雅特聘教授唐士其作为主讲嘉宾,与同学们交流研讨他的新著《具体和可能的“是”——海德格尔思想重探》。

活动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联合主办,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栋,院团委书记李睿璇,院团委常务副书记冯溢昕出席交流会。来自国际关系学院的十余名同学参与了本次研讨。

唐士其教授首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海德格尔哲学思想的概况。自柏拉图时代开始,大多数哲学家对“真知识”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具有“普遍性”“不变性”“确定性”和“客观性”之物。然而,随着人类对世界和真理的探寻,这种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常常让西方学者陷入怀疑,甚至卷入虚无主义的漩涡。海德格尔颠覆了这一流传已久的论说,提出应关注反面,即人类知识中“个体的”“可变的”“可能的”“主观的”方面。本质上,海德格尔解构了西方哲学传统思想,亮明了解决危机之路。

唐士其教授分享观点

对一部分读者而言,了解西方哲学的意义或许是探寻人类精神的真相和答案。然而,唐士其教授指出,这种对确定性、不变性、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找寻并非我们的极致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特殊性、可变性、可能性和主观性的理解也许才是真正的知识。当今社会变幻莫测、危机潜伏,我们更需要借助有效的哲学资源,在心理、思维和生活态度等方面探寻人类战胜生存危机之道。

为了促进与会同学对海德格尔思想的认知,本次分享交流会以双向讨论为主要形式,充分尊重同学们的兴趣导向,碰撞出别样的思想火花。

同学们踊跃交流

在自由交流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围绕“海德格尔对于欧陆哲学转向的意义”“哲学与政治的关系”“如何应对否定式虚无”“如何将相对抽象的海德格尔思想应用到具体变幻的国际政治时事理解中”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王栋教授发言

王栋教授总结了上述同学们的提问,认为《具体和可能的“是”——海德格尔思想重探》会为更多读者提供丰富精彩的思考角度,从哲学层面启迪国际关系学者的深入研究。接着,王栋教授就技术与人类的关系提出了思考,特别是在技术不断突飞猛进,人类日益被算法“俘虏”的今天,如何思考海德格尔提出的技术对人类的控制的命题。唐士其教授先从海德格尔的立场出发,提出海德格尔虽然提倡重建人与自然的联系,但他并非反对技术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而是寄希望于人类的反思自觉。另一方面,唐士其教授也认为,技术创造不了感动与心灵的体验,同学们应该享受青春时光,赏日出日落,览高山大海。

签名现场

活动最后,唐士其教授为参与活动的同学签名赠书,并和全体参会师生合影留念。与会同学在本次交流会中收获了关于海德格尔的思想、哲学和政治的关系等的全新体悟,也对生活态度与成长姿态等有了更加深刻和清醒的认知。

合照留念

延伸阅读:

洞明讨论室坐落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图书馆,由广东玉腾教育投资有限公司集团于2018年捐资修葺一新,致力于营造学院良好学术氛围,为师生打造研讨与交流的学术空间。

“洞明书屋”系列活动融合了学院团委学术科创部“悦读会”与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者新书”两大品牌活动,并在此前基础上推陈出新。“洞明书屋”系列活动定期于学院图书馆洞明讨论室举办,旨在融合学科特色与思政教育,借助温馨的师生交流氛围,丰富学生专业知识,提升学生人文交流素养,展现当代国际政治学者风范,继承和发扬学院优良的学术文化传统。

在前几期“洞明书屋”分享交流活动中,(1)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教授唐士其分享新著《理性主义的政治学:流变、困境与超越》;(2)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张小明带来著作《乔治·凯南遏制思想研究》;(3)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比较政治系主任汪卫华交流译著《激情、技艺与方法:比较政治访谈录》;(4)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李寒梅带来著作《日本民族主义形态研究》;(5)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卢晓分析了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释放了何种信号;(6)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连玉如教授,分析中德、中欧关系等相关议题;(7)北京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潘维带来著作《信仰人民》; (8)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外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学术委员关贵海交流译著《俄罗斯与西方——从亚历山大一世到普京——国际关系中的“荣誉”》(点击链接查看详情)。通过与老师的互动交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加深了对相关领域的认识,探索新知的好奇心也得到激发。


原文:爱国关天下公众号 9月19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