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 “十大机制” / 中美 / 正文

贾庆国:旧金山元首会晤对中美关系的三大意义

2023-11-18 15:15
人访问

当地时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旧金山斐洛里庄园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问题以及事关世界和平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坦诚深入地交换了意见。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习近平乘坐专机抵达旧金山国际机场时,受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纽森、财政部长耶伦等美方代表热情迎接。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当地时间11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乘专机抵达美国旧金山,应邀同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中美元首会晤,同时应邀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是习近平主席时隔6年再次到访美国,也是两国元首时隔一年再度面对面会晤。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美两国在高层、地方和民间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互动,为推动中美关系止跌企稳营造了良好氛围。北京大学中外人文交流基地主任贾庆国教授14日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中美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出现了稳定的迹象,考虑到两国信任程度很低和美国2024年总统大选一年后举行,中美关系仍将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此次会晤有助于帮助两国更好地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

今年,中美学界交流正在逐渐恢复,但距离疫情前仍有较大距离。贾庆国认为,现在两国学者交流存在一些客观上和心理上的障碍,需双方政府采取进一步措施加以推动。此外,双方都有一些比较极端的人,他们不是按照事实,而是根据他们的情绪和主观的想象来揣测对方,他们的言论对两国民众对对方的看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两国政府还需要引导老百姓客观和全面思考两国关系。

“我觉得中美关系正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双方政府都有责任去积极地做正确的事情,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健康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在处理两国关系的时候,如果认为某件事是对的,那就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做。”贾庆国建议。

中美元首会晤与2024年大选

澎湃新闻:中美元首去年在巴厘岛进行了会晤,但是随后中美关系也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持续动荡下行。如今在重返巴厘岛的基础上,中美元首在旧金山举行了会晤,你认为此次会晤将会对中美关系起到怎样的作用?

贾庆国:我觉得这次会晤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时隔近一年之后,中美首脑再次进行面对面会晤,象征意义不言自明,中美这两个大国的领导人本来就应该经常就两国关心的各种问题交换意见。

其次,经过前期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关系出现了稳定的势头,这次会晤有助于把双方正在恢复中的交流对话固定下来,成为一个常态。同时,在前期交流和协商的基础上,双方可以就两国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可以合作的领域达成一些共识,那么这次首脑会晤也有助于将这些共识进一步明确。

第三,这次会晤也可以为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明确方向。这有助于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

目前两国信任程度比较低和美国明年的总统大选,两国关系未来的发展将会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这次会晤也有助于两国更好地应对哪些困难和挑战。

澎湃新闻:正如你刚刚提到,美国大选将在明年11月举行,截至目前,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领军人物仍然分别是特朗普和拜登,这个组合我们还是比较熟悉的,当然也不排除未来一年出现一些调整。按照目前的趋势,美国大选中避开“中国”不谈是不现实的,我们该如何应对美国两党打“中国牌”?

贾庆国:我觉得还需要冷静应对。首先,这次美国选举充满变数,特朗普现在面临不少刑事指控,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法院对他面临的一些指控的判决会下来,目前还不清楚这些判决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他的竞选,但影响肯定会有的。民主党这边,拜登的身体状况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他最终能不能竞选,也是一个变数。如果出现意外,如特朗普或者拜登退选,或有一方退出选举,谁会接棒,现在也不明朗。总之,这次美国总体大选较以往总统大选似乎变数只多不少。

第二, 了解美国总统大选的人都知道,出于竞选需要,两党候选人在中国问题上大概率会比谁对中国更强硬,他们这方面的言辞如果太过分很可能会导致两国之间出现一定程度的冲突。

第三,特朗普执政前,很难说美国两党谁执政对中美关系会好或坏,因为都有利有弊。共和党执政时,在贸易问题上会给中国减少一些压力,但在安全问题上会增加一些压力。民主党上台的话,在贸易、人权问题上会给中国增加一些压力,但是在安全问题上压力会减少一些。

对中国来讲,唯一的区别是,如果是执政党连任,中美关系受到的冲击会小一些。因为在竞选过程中,在野党候选人在批评执政党在中国问题上软弱的同时,还会提出一些对中国更强硬的主张。一旦他上台,多多少少会落实这些主张,从而加剧中美间的矛盾和冲突。还有就是执政党下台一般走得比较匆忙,无法向接班的人充分交代前期两国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一些默契,这也会给两国间的互动带来一些麻烦。所以相对而言,执政党候选人连任对中美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会少一些。

特朗普执政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在对华态度上,共和党不仅态度强硬,而且受零和思维影响比较大。仔细研究共和党政客在对华政策上的言论,我们可以发现他们一般倾向于把中美关系安全化、扩大化、敌对化和对抗化,一些人还抱有种族主义心态。体现在政策层面,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政府反复强调安全问题,并将两国关系的方方面面都安全化:中国学生成了安全风险,中国访问学者成了安全风险,美籍华人也成了安全风险,跟中国打交道的美国人也成了安全风险。一时间,似乎只有跟中国经济上脱钩断链、政治上跟中国划清界限、军事上全面对抗、以及社会上切断联系,美国才安全。

尽管民主党政客对中国也有各种成见和偏见,也对中国有各种不合理的要求,但他们并不主张跟中国完全对抗,不希望跟中国的关系成为敌对的关系。所以,如果现在问这样一个问题,民主党和共和党上台对中国更有利些?我现在的回答是民主党。

澎湃新闻:有一种观点认为,特朗普政府在对华政策方面缺乏条理,所以并没有成功在地缘政治方面进行过多的布局。但拜登政府在这方面实际上更有条理且布局更加落地。你怎么看这种观点?

贾庆国:民主党政府,特别是拜登政府,在联合其他国家一起应对所谓“来自中国的挑战”这个方面,可能做得更多,效果从美国的角度看更好,这对中国的确构成更大的挑战。但是,和特朗普政府不同,拜登政府没有把中美关系视为敌对关系,而是既包含竞争对抗,也包含合作的关系。对中国的威胁相对要小些。

特朗普执政后期,基本上就是拉开了架势要跟中国干,如时任国务卿的蓬佩奥公开声称台湾从来不是中国的一部分,表示他本人要去台湾。他是美国的国务卿,如果真去台湾的话,势必颠覆中美关系。

所以,特朗普政府开始时更多地关注经贸问题,但是到后来,出于国内政治的原因,它就开始在全方位地抹黑中国,并采取了各种措施挑战中国的利益和与中国对抗。

午后时分的旧金山。(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现在乐观还为时过早”

澎湃新闻:我们观察到,虽然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这个节点的象征意义不言而喻,但是对中美关系,学界仍持有不过于乐观的态度。你是怎么看待这种态度呢?

贾庆国:我觉得现在还不能乐观,短期内两国仍面临一些结构性的因素,双方在意识形态上呈现对立趋势,在对利益的界定上也出现了强调对抗的趋势,两国民众对彼此的看法负面的情绪比较强。短期内,两国关系能够稳定下来就已经不错了,要改善的话可能还得需要更多和持续的努力。

澎湃新闻:你研究中美关系已经很长时间了,你觉得有没有什么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目前去借鉴或者反思的?

贾庆国:从1949年到现在,中美关系已经走过了70多年,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台湾问题处理好了,两国关系就有了和平发展的基础。当年中美关系破冰,也是因为双方在台湾问题上达成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在未来处理两国关系的过程中,可能也需要务实地去把台湾问题管控和处理好。

其次,双方还得需要处理好两国在其他方面的关系。两国之间确实有很多矛盾和冲突,这需要务实地去管控。同时,两国也有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的共同利益,无论是经贸利益、地区安全利益,还是应对全球治理的各种挑战这方面的利益,两国需要认真梳理他们之间的共同利益,通过加强合作来推动两国的这些利益。就像我们的领导人经常说的,两国的共同利益远远超过分歧和冲突,所以,我们有1000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个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

学界交流与民意疏通

澎湃新闻:前几年因为中美关系下行,加上疫情管控,中美的一些民间交往包括学界交往陷入了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近期,学界的交流有在逐渐恢复吗?

贾庆国:学界的交流正在恢复的过程中。前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中美学界交流受到了限制,即使疫情解封以后,总的来说,这种恢复还是比较缓慢。主要的障碍,一个是双方的航班还是比较少,导致旅行成本很高,有一段时间去美国或者来中国的经济舱价格就跟过去商务舱的价格差不多,航班也很少,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最近航班增加了一些,这个问题有所缓解。

第二,由于前一段时间中美关系紧张,双方都采取了一些防范的措施。给双方学者的民间交流增加了一些不确定性,有些人担心到了对方国家不安全。比如说,有些中国的专家学者发现自己上了黑名单,原来的签证被取消了,有的到了美国的机场后被带到“小黑屋”,反复被盘问,甚至检查他们带的电子设备等等。据说美方的学者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双方可能都需要澄清特朗普执政以来采取的一些安全措施。双方都需要明确将对方人员列入黑名单的标准,都需要明确在什么情况下才可以把人带到“小黑屋”进行盘问。此外,中国前不久通过了反间谍法,可能进一步明确界定“违规犯法”的标准,比如说美国学者到了中国做研究,收集什么情况、什么方面的信息是合法的,什么方面的信息是违法的。双方学者有安全感,才有可能增加交流。

还有一种障碍是心理上的。美国的学者也面临这样的问题,如果和中国走得太近,就会被部分美国人认为“亲华”,相对应的,中国这边的学者要是跟美国走得太近,也会被一些人指责“亲美”。由于中美前一阶段的关系不好,所以产生了很多敌对情绪,这种情绪被双方一些极端人士放大后,双方学者交流也会感到这方面的压力。所以,双方政府如果希望交流,就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鼓励交流,而不是限制他们。

澎湃新闻:两国之间确实存在一些你提到的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这是由上至下又是由下至上的,政府之间在决策上会有一些不信任感,但是民众与民众之间,特别一些持比较极端政治观念的人也会有一个很冲突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去调和民意之间的冲突,你有什么建议吗?

贾庆国:在前一阶段,因为两国关系不太好,民众中对中美关系产生很大的情绪,再加上一些极端声音的挑动,使得交流气氛非常不好。主张理性、务实地处理两国关系的人经常受到攻击,一些愿意促进中美合作的单位和个人常常受到质疑。

去年我在斯坦福大学做了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那时注意到斯坦福大学也曾因为邀请中国学者参加他们举办的国际会议受到了一些美国极端人士的攻击,被指责“亲华”。还有,疫情期间,我们跟美国专家学者做线上对华,有美国地方报纸将美方参加会议的人的名单都公布出来,指责这些学者跟中国走得太近。中方也有一些极端人士反对两国交流,认为跟美国交流轻则是与虎谋皮,重则是出卖利益。

解决上述问题最好的办法还是扩大交流,让两国的老百姓能够认识到两国的关系不是完全对立的,两国在很多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合作对双方都能带来巨大的好处,如中美经贸关系直接关系很多国人的就业。

同样,中美经贸关系也直接关系到美国老百姓的生计。美国这几年物价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也跟特朗普时期对来自中国的商品实施高额关税有关,如果取消这些关税的话,双方都会因此受益。

第二,双方都需要引导老百姓朝积极正面的方向来思考两国关系,而不是集中在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上。

沿途街道上,华人华侨等热烈欢迎习近平到访。(总台央视记者张洛嘉、石丞拍摄)

澎湃新闻:你提到去年在斯坦福当了一段时间的访问学者,会觉得近些年的美国跟之前的美国产生了什么变化吗?这对中美关系会不会有什么影响?

贾庆国:我觉得政治气氛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美国的民众也好,中国的民众也好,在对彼此的看法上还是持积极正面看法的人比较多,那么现在持积极正面看法的民众少了很多。当然在个人层面上,隔阂要小很多,毕竟接触的人大都是愿意跟你交往的。

双方国内都有一些极端人士简单地把自己国家的问题说成是对方造成的。比如说,美国一些政客把美国人的失业归因于中国——中国出口商品太多,美国的很多工厂迁到中国,最近一个时期还把中国在科技上的进展说成是偷美国的技术的结果等等。

这些比较极端的人,不讲事实,也不讲道理,只是按照他们的情绪和主观想象来揣测分析揣测对方国家的意图,煽动对立。在网络时代,他们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特别是两国关系不好的时候。事实是,中美都有自己的事情和做事的理由,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做事跟对方国家根本没有关系。

中美关系现在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双方政府都有责任积极地做正确的事情。既然都认为两国关系的稳定和健康的发展符合两国根本利益,那么它们在处理两国关系的时候,如果认为某件事情是对的,就应该主动积极地去做。

我始终觉得不应该过度强调“解铃还须系铃人”这种说法。主要是因为这种说法太被动,你认为对的事情,就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做,不能把做正确的事情的主动权放在别人的手里。最近一段时间的发展,双方都做了很大的努力推动两国关系的稳定,值得肯定和支持。至于两国内的一些政治现实,双方的确都得考虑,但这不应该是不做正确的事情的借口。所以正确的事,不是要不要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

最新文章